已选标签:
12月 31日
6 条新闻
00:00

稚晖君又开源!全球首个大规模真实场景机器人数据集AgiBot World发布

稚晖君又开源!全球首个大规模真实场景机器人数据集AgiBot World发布

稚晖君在3个月内第三次开源,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全域真实场景、全能硬件平台的机器人数据集AgiBot World。该项目由智元机器人联合上海AI Lab等机构发布,涵盖80余种日常生活技能,数据规模比现有数据集高出10倍,场景覆盖面扩大100倍,质量达到工业级标准。数据集包含家居、餐饮、工业等多个核心场景,支持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如插内存条、整理洗碗机和双臂协作搬运等。GitHub和抱抱脸已开放下载。

来源:量子位

00:00

智谱正式发布深度推理模型:GLM-Zero 的初代版本 GLM-Zero-Preview

智谱AI在2024年尾发布 GLM-Zero 推理模型,初代版本GLM-Zero-Preview已上线,基于扩展强化学习技术,提升数理逻辑、代码处理和深度推理能力。模型在AIME 2024、MATH500和LiveCodeBench评测中表现优异,与OpenAI-o1-Preview相当。用户可在智谱清言-“Zero推理模型”智能体免费使用,开发者可通过API调用体验。
来源:AI工具集

来源:AI工具集

00:00

大模型的2024年:我们对AI的发展脱敏了

2024年AI领域发展迅速,大模型更实用但不再惊艳,端侧模型和混合专家技术(MoE)降低成本,多模态研究成新方向。AI搜索、语音交互、视频技术商业化挑战中前行,AI Agent开发门槛降低。AI硬件百花齐放,AI眼镜异军突起。AI游戏从辅助工具成为游戏一部分。中国AI人才梯队规模质量仅次于美国,期待在AI浪潮中领先。
来源:新硅NewGeek

来源:AI工具集

00:00

黑芝麻智能发布华山A2000家族芯片平台,打造全场景通识智驾标杆

黑芝麻智能发布华山A2000家族芯片平台,针对下一代AI模型设计,提供高算力、高性能,支持全场景通识智驾。A2000家族包括A2000 Lite、A2000和A2000 Pro,满足不同自动驾驶需求。集成领先CPU、DSP、GPU等,算力是主流旗舰芯片的4倍,原生支持Transformer模型,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。
来源:黑芝麻智能

来源:AI工具集

12月 30日
5 条新闻
00:00

Aria-UI:领先的 GUI 多模态模型,AndroidWorld 基准测试第一

Aria-UI 是一个专为 GUI 基础设计的大型多模态模型,类似于 Claude Computer use。它无需 HTML 或 AXTree 输入,采用纯视觉方法。作为 Moe 模型其速度也非常快。

在 AndroidWorld 基准测试中以 44.8% 的成功率排名第一。

官方提供了一个在线演示,确实速度挺快的,不过该技术是底层模型,没有封装成可交互的应用。

来源:三花快讯

00:00

讯飞医疗成功上市,成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!

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02506.HK)于2024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标志着医疗大模型领域的第一股诞生。作为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,讯飞医疗在基层医疗服务、医院服务、患者服务和智慧影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,致力于让医疗服务更便捷,为人类健康未来奋斗。
来源:科大讯飞

来源:AI工具集

00:00

智谱开源 CogAgent-9B-20241220:提升 GUI 感知与多语言交互能力

智谱最新开源的 CogAgent-9B-20241220 模型,类似于 Claude Computer use,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。

新版本在 GUI 感知、推理预测准确性、动作空间完善性以及任务的普适和泛化性上都有大幅进步。

此外,CogAgent 能够处理中英文双语的屏幕截图和语言交互,极大地扩展了其应用范围。官方演示中,展示了如何在 MacOS 上自动调用微信给朋友发消息以及通过邮箱发送邮件。不过,目前的操作速度还比较慢,且需要提前为 AI 打开相关窗口,在 AI 操作过程中人类无法介入。

来源:三花快讯

12月 29日
1 条新闻
00:00

谷歌CEO表示,AI模型Gemini将是公司2025年的“最大重点”

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强调 2025 年将是公司 AI 发展的关键年,重点在于加速 Gemini 模型的规模化应用,特别是在消费者领域。Pichai 承认 Google 在 AI 领域仍需追赶,并指出 Gemini 虽具备强劲势头,但需在 2025 年进一步缩小差距,确立领导地位。这一战略反映了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激烈竞争,以及大语言模型在商业落地和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。

来源:TechCrunch AI